骗局曝光骗团洞和美元行漏洗钱伙如何利货币诈金融加密用银千万
这听起来像是好莱坞电影的剧情 —— 三位"金融天才"精心设计了一套骗局,从纽约地区十几家银行骗走近千万美元,还试图用加密货币来掩盖犯罪痕迹。不过现实比电影更精彩,美国检察官达米安·威廉姆斯周四公布的这起案件,给我们上演了一出现实版的"猫鼠游戏"。 高忠士、徐乃峰和蒋飞这三名被告可谓是"金融创新"的另类代表。他们从2018年开始,花了四年时间在纽约大都会区"辛勤耕耘"。他们的"商业模式"很简单却很有效:冒充欺诈转账的受害者,要求银行将未经授权的转账金额重记入账户。 "这就像在ATM机上取钱后声称没取到,让银行再打一次钱。"我在华尔街工作的朋友汤姆这样形容,"只不过他们玩的是电子转账的高级版本。" 更讽刺的是,他们还专门招募外国人来开设美国银行账户,就像搭建了一座专属的"金融桥梁"。这些账户成了他们转移资金的秘密通道,让整个骗局看上去像是普通的国际资金往来。 "这些人以为加密货币能给他们提供隐身衣,"威廉姆斯检察官在声明中说这句话时,我几乎能想象他摇头的样子,"但区块链技术反而成了最好的证据链。" 确实,加密货币的双刃剑特性在这起案件中展现得淋漓尽致。被告们想把非法所得"洗白",却不知道每一笔链上交易都在为检察官提供犯罪证据。这让我想起去年震惊币圈的"洗钱大师"落网案,同样是低估了执法部门的区块链分析能力。 现在这三位"金融创新者"正面临四项重罪指控,包括银行欺诈、电信欺诈、洗钱和严重的身份盗窃。我算了一下,如果所有罪名成立,他们可能要"享用"总计近百年的"铁窗套餐"。 FBI纽约办事处特别探员詹姆斯·史密斯的话很有代表性:"我们会继续追踪那些试图利用新兴技术实施传统犯罪的人。"这话说得没错,技术会变,但犯罪与制裁的本质从未改变。 这个案件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或许是:在金融监管日益完善的今天,任何试图钻制度空子的行为,最终都可能把自己送进制度的"保护"中——只不过是在监狱里。精心设计的"双倍提取"骗局
加密货币不是犯罪保护伞
法律利剑高悬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稳定币与RWA:金融创新的双刃剑背后
- 当区块链遇上谷歌:LayerZero的选择是进步还是妥协?
- 以太坊活跃度爆发背后:暴跌警报还是抄底良机?
- 7个AI员工撑起的公司,7分钟开发一款游戏!
- 复星国际重金布局香港稳定币市场,郭广昌亲自带队冲刺牌照
- 比特币减半神话:暴涨是必然还是美丽的泡沫?
- Taiko测试网空投攻略:从零开始玩转跨链交互
- 比特币生态新突破:Stacks如何唤醒沉睡的千亿资本
- 数字货币市场周末异动:以太坊强势上攻,比特币能否绝地反击?
- 颠覆你的认知!FILLY用区块链重新定义投资游戏
- 德国金融高官敲警钟:加密货币行业的雷还没爆完
- 低碳建筑赛道加速跑:这场行业盛会藏着哪些突围密码?
- 8月15日加密货币市场观察:BTC与ETH合约交易全攻略
- 稳定币界的天选之子?USDM能否掀起加密市场新浪潮
- 美联储最新研究:RWA代币化正在重塑金融世界
- 这款Web3篮球游戏太疯狂了!新手一小时上手攻略
- 当合规稳定币第一股遇上成长的烦恼:Circle的上市启示录
- 美联储加息按下暂停键?加密货币市场反应值得玩味
- 以太坊遭遇鲸鱼大逃亡:市场暗流涌动
- SBF法庭博弈遇挫:法官强力驳回多名专家证人申请
- 搜索
-